时间:2022-09-08 09:44:31 | 浏览:3081
说起对扬州的印象,相信大多数人的记忆里都少不了瘦西湖的身影,扬州作为世界遗产城市、世界美食之都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江南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的慕名而来,即便不是第一次来扬州,瘦西湖也是必打卡的,这也是我四年后再次走进瘦西湖。
四年前的烟花三月季去的瘦西湖,本以为那时的瘦西湖是最美的季节,没想到秋天的瘦西湖也是美得让人惊艳。
瘦西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、世界文化遗产,坐落在扬州城西北郊,其原名叫保障湖,清乾隆年间杭州诗人汪沆来到扬州游历,饱览过扬州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相对比,瘦西湖名字由此而来。
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瘦西湖风景区景点非常丰富,主要由大虹桥、长堤春柳、五亭桥、徐园、小金山、钓鱼台、白塔、二十四桥等景点组成,古色古香的园林与碧波湖水遥相辉映,尽显古典之美,美不胜收,不愧有“园林之盛,甲于天下”的美誉。
瘦西湖中有许多座石桥,比如大虹桥、五亭桥、二十四桥、长春桥、玉版桥等,每一座桥造型皆格外别致,每一座桥皆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不由得让人想起江南水乡的古石桥,古色古香的美萦绕在桥梁四周。
在瘦西湖小金山脚下,有一条长堤伸向湖心,长堤尽头一座亭阁映入眼帘,这座亭阁就是“钓鱼台”,最初时叫“吹台”,据说是文人雅士吹箫抚琴的地方,后因乾隆帝在这里钓过鱼而被称之为钓鱼台。钓鱼台让人惊艳的是这座建筑,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自成一景,其景色含蓄、婉约、秀美。
站在钓鱼台前远远的可以看到五亭桥(莲花桥),五亭桥历史悠久,始建于清乾隆22年,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,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其造型仿北京北海十七孔桥和五龙亭而建,其独特的造型及悠久的历史,使得它不仅是瘦西湖的标志建筑,也是扬州市的地标性建筑。
缓步走上五亭桥,瘦西湖景色尽揽眼中,而这座建筑之独特也让人流连忘返,五亭桥融合了南方之秀、北方之雄,被称之为最秀美、最富艺术代表性的古桥,站立桥上,整个人都静了下来,眼前的美景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,倒是那意境之美,让人十分享受。
深秋的瘦西湖,秋色也是十分浓郁,在瘦西湖随处可见满树金黄的树,这相比烟花三月,你觉着哪时最美?我觉着,秋天的瘦西湖是最美的,那浓郁的色彩让人心情愉悦、舒畅。
在去瘦西湖前一天,去南京明孝陵石象路走了走,那里的秋色也是极美,是那种与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的美,而瘦西湖虽然底蕴深厚,但其秋色与历史气息似乎并不太贴合,而是那种贴合大自然的美,这种美干脆、自然、纯净。
最近气温骤降,不知道瘦西湖的秋景还能坚持几日,若是后面晴天后,不妨到瘦西湖看看这里的秋景哦。
逛扬州园林,瘦西湖总是排在首位。过去扬州盐商们的各种“斗富”于今天的瘦西湖两岸可见一斑。逛瘦西湖等同于翻开了扬州历史,繁荣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富甲一方的扬州不仅物质超前,精神文化也十分丰富。当然,大多得益于盐商们之间的“斗富”,以修筑园林的方式
”这便是瘦西湖的由来。瘦西湖原称保障河,位于扬州市城西北郊,水上面积700亩。据说,南宋时期,有一个叫汪杭的文人来到扬州,观赏了此处的风景后,写下一首诗,“垂杨不断接残芜,雁齿红桥俨画图。
扬州瘦西湖可能是国内门票最贵的园林景观之一,100元一张的门票,却阻挡不了游人的脚步,特别是烟花三月,这里更是游人如织,原因只有一个,这里是中国最美的园林景观。与闻名世界的苏州园林相比,它更加规模宏大,如果苏州园林是小家碧玉,扬州瘦西湖就是。
央视网消息:据“扬州发布”微信公众号消息,根据扬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,经景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,扬州景区部分A级旅游景区于2021年9月9日面向社会有序恢复开放。开放景区包括:瘦西湖风景区、宋夹城风景区、运河三湾风景区、个园景。
来源:ICphoto10月26日,金秋时节,江苏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层林尽染,美不胜收,色彩斑斓的树木与湖水相映成趣,构成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,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。
中国江苏网讯(通讯员高芳)瘦西湖多少文人墨客为他留下千古佳句,他园亭之美倾倒众人,虽身处闹市,却有隐于市的秀丽,幽静之美,无论是晴空万里或是烟雨朦胧,瘦西湖都美成了一幅画。扬州园林素有盛名,“杭州以湖山胜,苏州以市肆胜,扬州以园亭胜,三者鼎。
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。想必大家平时都听说过“枯木逢春”这个成语,虽然“枯木逢春”的意思是指干枯的树木遇到了春天又重新恢复了活力,但大家通常认为“枯木逢春”是不太现实的,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,现实中基本上不存在。
关于不同地区的最佳旅游时间,一般众口难调。就拿现在热门的东北地区来说,一部分没见过雪的南方人表示去东北不就是图一冷吗?但也有不太耐冻的人觉得,夏天去东北避暑才是纵享丝滑。然而在关于何时去扬州的问题上,即使没去过扬州的人也能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
重磅消息!继大运河博物馆之后,扬州又将迎来一个历史大IP景点——隋炀帝墓遗址公园,官宣今年年底建成开放!扬州持续打响运河文化品牌!一直以来大家参观的隋炀帝陵,位于扬州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。最早是清嘉庆十二年(1807)时,由大学士阮元发现并考
作者:戏剧化评论员原创,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。天长市唐玄宗时期,分高邮、江都、六合三县成立千秋县,天宝7年易名天长县。时至今日,天长的民俗和扬州很像,与六合也比较相似。自元代起,天长与淮南东部分离至今。泗州天长可以说,天长的民俗类似淮东,行